“奶粉进药店”终于迈出了实质性一步。10月26日,北京5家药店正式开售奶粉。
昨日(10月27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走访北京试点药店了解到,药店试点第一天的销售情况并不是很好。第二日,便有两家药店因“机器调试”停售奶粉。至于停售的原因,该药店员工表示不清楚。
奶业专家王丁棉表示,奶粉的主要问题并非在渠道,渠道的特殊不意味着质量的优秀。由于进入药店渠道的品牌以销量低、份额少的国产高端品牌为主,因此能否盈利还有待考证。
“看新鲜的多买奶粉的少”
昨日下午,记者走访北京永安堂灯市口店了解奶粉ATM机的奶粉销售情况,进门的左手边,便是药店专门开辟的奶粉ATM机放置区域。在奶粉ATM机上,11个参与试点的奶粉品牌1~3段的产品都有售卖。
不过,奶粉ATM机的生意却显得格外冷清,其用于刷卡和扫描二维码的机器上没有任何显示,像处于停止工作状态。其实不仅仅只有永安堂灯市口店,永安堂朝阳门大街店的奶粉ATM机也停售奶粉。
上述两家店员均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由于“机器需要调试”,所以才停售奶粉。何时调试完毕,药店店员表示不知情。“奶粉ATM机不由我们控制,他们会有专门的人过来管,其他事情我们都不知情。”
虽然昨日奶粉ATM机由于调试原因未售奶粉,但在“奶粉进药店”的首日,奶粉ATM机的确是在工作。当问起首日销售情况,上述永安堂灯市口店员表示并不理想。“一天下来刷卡买奶粉的也就几个,其他都是看新鲜问价格的。”
药店售奶粉未凸显“卖点”
药店售奶粉由于有“可追溯源”这一卖点,被公众认为可以让产品质量更有保障。不过,有媒体注意到,通过药店的奶粉ATM机,消费者能看到的溯源信息中,仅有产品批号、条码、保质期、生产日期、有效到期日和产地这6部分内容,过于简单。
王丁棉表示,药店奶粉销售受冷遇的主要原因,在于药店销售的产品、价格与其他渠道相同。此外,溯源信息简单,产地标注模糊也使得药店产品的可追溯体系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消费者很适应传统渠道,既然价格都一样,追溯信息模糊,那来药店买奶粉的理由就没有了”。
记者注意到,公众对奶粉颇为关注的产地信息,各个品牌的标注却不尽相同。雅培、蒙牛、雀巢等品牌,能看出其奶源来自新加坡、丹麦、德国等。但更多的是用公司名替代了产地,比如多美滋优阶贝护1段,产地一栏标的是“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根本看不出奶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