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立委”潘孟安、黄伟哲19日召开记者会,指出因现行法令未强制业者标示产地及成分,导致消费者难以辨别是国产还进口,且许多调味乳、保久乳上贴着大大的乳牛标示,易误导消费者;再者,台湾乳品厂刻意压低酪农的冬季收购价格,造成酪农亏损,但减价却没反映给消费者,“卫福部”、“公平会”等相关单位应尽速就标示、暴利问题进行检讨改善。
潘孟安表示,根据“行政院农委会”的统计资料,台湾每年消费的生乳约35吨,其中进口液态乳(保久乳)约12000吨,以纽、澳为主要进口国,但因法令未强制业者标示产地及成分,造成这些液态乳流向不明,消费者无法知道自己食用的乳品产地来源,若发生问题也难以管控,要求“卫福部”应尽速完成法令规定,强制要求乳品厂在产品中明确标示乳原产地及比例。
黄伟哲也质疑,若拿出市面乳制品,会发现很多调味乳或保久乳常在瓶身印有大大的乳牛标示,实际成份却只以小字标示在侧边,严重误导民众,指出产品不应该存在灰色地带,消费者有权利知道正确的产品资讯。
另外,潘孟安指出,根据“农委会”价格评议委员会每年制订的生乳收购价格,冬季生乳收购价格为最低,以台湾乳品厂平均每日收购960公吨生乳计算,冬季每月收购成本就比夏季少了2亿1571万2000元(新台币,下同),但乳品厂却没有因此在销售时反应成本降低,反倒动辄以冬季缺乳作为调涨售价的理由,形成“酪农与消费者双输、乳品厂独赢”现象。
与会的屏东酪农代表陈国祯大吐苦水表示,因政府规定不明确,很多产地来源都不清楚,若消费者吃出问题,等同是要台湾酪农背黑锅,且冬季生乳收购价较夏季低,乳品销售商却没反映在售价、回馈消费者,对消费者也不公平。
对于质疑,“行政院”消费者保护处副处长吴政学强调,乳制品现分为鲜乳、调味乳和保久乳,有标示鲜乳标章才是真正的鲜乳,调味乳一定会在瓶身明显标示,但也坦承保久乳确实较有操作空间,卫福部已发现此问题,正着手准备修改标示规定,会建议卫福部比照调味标示方式办理。
至于牛奶售价,吴政学说,“公平会”都有定期追踪冬季、夏季乳品价格,会请“公平会”就乳品大厂是否有联合垄断部分进行,并请“农委会”重视酪农需求。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