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至4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荷兰等欧洲四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政府签署了一揽子经济合作协议,其中,中荷两国共建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合作内容,将由伊利集团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等科研机构共同落实。观察人士认为,这标志着中国食品安全体系全面与欧盟接轨,也显示伊利的全球战略在研发领域升级到了全球系统研发的层面。
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该体系将结合两国实践,针对生物细胞培养,评价生物细胞安全和功能因子等方面的最新技术达成合作,同时将率先引入大数据概念应用于两国乳制品的质量分析。
据介绍,去年以来,伊利全面启动了“全球织网”海外战略,在海外投资、海外合作等方面动作频频,为国内外瞩目。去年先后在新西兰坎特伯雷投资奶粉项目、与美国DFA、意大利斯嘉达公司分别达成战略合作,在全球三大洲都有了战略布局。今年又和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合作建立了伊利欧洲研发中心,将海外战略从资源端上升到了研发端。伊利承担起中荷两国共建食品安全技术保障体系任务,则意味着企业全球战略与国家食品安全战略的有效结合。
另据报道,习近平访问荷兰期间,在诺德韦克举行的中荷经济论坛上,200家中国企业和相近数量的荷兰企业参与了论坛,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和中国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作为中国企业家代表在论坛上演讲。潘刚在演讲中第一次从东方视角提出了对于“反向创新”的看法: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荷兰人,全球化的进程已经推动双方同样开始打破自己惯常的思维方式,引入来自另一经济体的技术和服务。在这一过程中,创新技术真正实现了双向流动,好的产品、技术和服务,真正意义上产自全球,也走向全球。
专家分析认为,伊利作为中国乳业的龙头企业,作用举足轻重,其海外动作因而成为中外经济交往的重要部分,得到各国政府的充分重视。今年年初伊利在荷兰瓦赫宁根建立的伊利欧洲研发中心揭牌时,包括中国驻荷兰大使陈旭、荷兰国际投资局领导、瓦赫宁根市市长等两国政要全部到场祝贺;这次伊利集团承担了中荷食品安全保障项目,这体现出伊利的海外战略在中外经济交往中的地位。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