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北京市科委获悉,由科委立项,市财政拨付给北京三元的1077.97万元即将到位,用于后者承担的“安全健康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研究与产业化”研发项目。据了解,政府为婴幼儿奶粉研发专门立项,并拨付大额资金,在北京乃至全国都是首次。三元食品该项目的主持人表示,我国对母婴体质和营养需求等方面的研究存在很多空白,急需补上。
本市首次立项研发婴幼儿奶粉
市科委3月份公布的2014年《部门预算项目支出预算表》上,公布了今年100多个科研项目的预算数额。其中,“安全健康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研究与产业化”一项的预算高达1077.97万元,比无人机系统研发、纯电动车研发等项目的预算经费都多。记者近日从市科委得到证实,该项目的承担单位是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研发刚刚启动,拨款即将到位。
市科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北京市首次为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研发专门立项,得到了有关领导批示,市科委给予了重点支持。鉴于目前国内婴幼儿奶粉几乎被洋奶粉垄断的局面,北京市立意要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中国婴幼儿成长条件的配方奶粉,用科技手段打造民族品牌。按规定,市科委立项的科研项目通常采用招投标、定向征集等多种方式确定承担单位。而三元由于已经建有企业自己的高水平研发中心,且产品没有出现过一起食品安全事件,在市场上有良好的声誉,所以以“定向征集”的方式成为了该项目承担单位的最佳人选。除了市财政拨付的1077.97万元,三元自己还要配置上千万元左右的科研经费。
跟踪调查奶粉喂养效果
在中国的年轻父母从海外大量购买洋奶粉成为潮流的时候,三元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这个项目,其中不仅包括对母乳成分组成的分析、营养代谢的研究,也包括对产品奶粉喂养效果的跟踪调查。
“奶粉永远不能达到母乳的水平,我们只能尽量接近母乳,所以研制奶粉先要研究母乳。”该项目的主持人,北京市乳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三元食品副总经理陈历俊告诉本报记者。据他介绍,我国现有的对母乳的研究,大多还是1980年代的数据,传统上主要关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成分的含量。但随着科技的进步,近年来国外奶粉大品牌都在持续研究母乳,让自己的产品模拟母乳——不仅模拟母乳的组成,还模拟母乳的喂养效果。国内一些乳制品企业也做过或正在做类似的研究,比如三鹿早在2003年就开始做一些基础研究,但三聚氰胺事件后就终止了。而北京市此次立项的研究,不仅要研究母乳、研制奶粉,还要在得到消费者许可的前提下,对奶粉消费者的喂养效果、健康状况进行持续跟踪调查,包括婴幼儿时期的发育、大小便、睡眠、情绪等,儿童时期的发育曲线、肠道菌群等,乃至再后期的消化系统健康。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