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X213px

乳业市场风云变幻 重组自律提振信心

来源(食品商务网) 作者(佚名) 阅读()2014年6月11日

  13年来,伴随着乳制品消费量的大幅攀升,中国的奶业市场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机遇。不过,这13年,奶业市场发展并不平静,毒奶粉、早熟奶、激素奶、解抗奶……接连上演的安全危机,使乳制品行业经历着舆论的压力和信任的考验。

  乳业在争议中发展

  2001年至2014年,这13年可谓是中国乳业高速发展以及不断遭受危机事件的时期。

  2008年之前,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非常迅速。这个时期,随着各类乳品加工技术的提高、大量精良国产化设备的普及,使得各类新产品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与此同时,各种低成本的小伎俩也随之而来,如水解蛋白的应用、非乳蛋白与脂肪的出现、违法添加解抗剂等各种违禁添加剂,都在这一时期出现。

  乳业的高速发展,也凸显了监管的相对滞后、产业缺乏准入门槛、重复建设和产能严重过剩等问题。由于乳企产能过剩,奶源等生产原料供应存在缺口,设备开工不足,为尽量满足本企业设备的产能需求,部分乳企只能不计奶质标准和收奶成本,疯狂地加入奶源争夺战中。过度竞争和争抢奶源的现象,最终引发了三聚氰胺事件的大爆发,并将消费者对婴幼儿奶粉的信任度推至最低点,也造成了国产婴幼儿奶粉市场的低迷。

  尽管当年的乳业问题的负面影响很快就减弱,但是其留给人们的印象还是十分深刻的。“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和身边的邻居们就开始买国外品牌的奶粉了。”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

  自婴幼儿奶粉遭遇三聚氰胺事件后,液态奶、成人奶粉、酸奶等其他种类的乳制品也未能逃离各种危机。它们遭遇了2009年皮革奶、2009年解抗奶、2010年激素奶、2012年工业明胶等事件,对国内乳制品的消费信心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之后,有关部门对上一个阶段大发展时期留下的问题进行了“补课”。国家先后出台上百项乳业安全法规标准,先后制定并发布了乳业准入政策,重新发布评定核准乳业准入条件,淘汰了60%—70%的弱小不符合产业政策规定的企业。

  儿童市场成商家必争之地

  这13年来,儿童市场也成了乳品行业各商家的必争之地。一走进各大超市,各种儿童牛奶的宣传铺天盖地,它们号称“针对中国儿童智力发育和骨骼问题”而设计的,是“专属儿童”、“呵护儿童”、“适合儿童”的儿童牛奶。

  “儿童牛奶”的产品类型为调制乳。目前市场上,三元、伊利、蒙牛、达能等液态奶品牌都相继开发出了相关的儿童牛奶产品。与普通牛奶相比,儿童牛奶的价格要高出不少。

  查看儿童牛奶的配料表不难发现,除生牛乳外,白砂糖位列配料表第二位,有的品牌还添加了蜂蜜。对此,知名奶业专家王丁棉表示,儿童牛奶之所以都添加了糖和蜂蜜之类的甜味物质,是因为孩子天生喜欢甜味,一旦喝了这种甜味奶就很不情愿接受不甜的牛奶,父母便只能投其所好选择这种儿童奶。
1234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