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开始,婴幼儿奶粉可谓“三千宠爱于一身”,在全国亿万双眼皮底下,心惊胆战地过活,生怕出现一丁点儿问题。纵然如此,也会被媒体时不时地请去,上个头条,风光风光。
无论是当年的“三聚氰胺”,还是今朝的“性早熟”、“黄曲霉毒素”、“肉毒梭菌”、“重金属超标”,各种名词恶补了公众在学校没学到的知识,但没有谁会感谢这样的学习机会,更多的是指责和谩骂。尤其是中国年轻的奶爸辣妈们,那敏感而又脆弱的神经不得不又紧绷起来,直到发现被媒体追杀的品牌不是自家宝贝吃的那种,这才长吁一口气,各回各家,各抱各娃。
“奶粉或导致婴幼儿性早熟”问题或许是近年来奶爸辣妈们最头疼的问题之一,今天乳房发育,明天姨妈驾到,搞得公众好不烦恼。而类似《婴幼儿性早熟疑因某某奶粉导致》这样的报道也进一步加剧了公众的“奶粉焦虑症”(注:这是病,得治),这让几乎所有品牌的婴幼儿奶粉都挨了枪子儿。
奶粉真的会导致性早熟吗?分类:大真探 文辑:每期话题 阅读(377) 发布日期:2015-04-02 收藏
从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开始,婴幼儿奶粉可谓“三千宠爱于一身”,在全国亿万双眼皮底下,心惊胆战地过活,生怕出现一丁点儿问题。纵然如此,也会被媒体时不时地请去,上个头条,风光风光。
无论是当年的“三聚氰胺”,还是今朝的“性早熟”、“黄曲霉毒素”、“肉毒梭菌”、“重金属超标”,各种名词恶补了公众在学校没学到的知识,但没有谁会感谢这样的学习机会,更多的是指责和谩骂。尤其是中国年轻的奶爸辣妈们,那敏感而又脆弱的神经不得不又紧绷起来,直到发现被媒体追杀的品牌不是自家宝贝吃的那种,这才长吁一口气,各回各家,各抱各娃。
“奶粉或导致婴幼儿性早熟”问题或许是近年来奶爸辣妈们最头疼的问题之一,今天乳房发育,明天姨妈驾到,搞得公众好不烦恼。而类似《婴幼儿性早熟疑因某某奶粉导致》这样的报道也进一步加剧了公众的“奶粉焦虑症”(注:这是病,得治),这让几乎所有品牌的婴幼儿奶粉都挨了枪子儿。
那么,奶粉真的会导致性早熟吗?
一、什么是性早熟?
性早熟是指第二性征出现的年龄相对早,一般来说,女孩在8岁前,男孩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异常的疾病。
性早熟根据其发病机制不同分为:中枢性(真性)性早熟和周围性(假性)性早熟。中枢性性早熟,又称真性性早熟,顾名思义,这与真正的青春发育过程完全相同;而周围性性早熟,则仅有性激素作用导致的第二性征发育,没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系的参与,不能产生精子或卵子,所以,并不具备生育能力。周围性性早熟导致第二性征发育的性激素可来自体内(来源分泌性激素的各种肿瘤)或体外(来源食物或药物)。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