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X213px

日常消费品:坚定看好乳制品行业

来源(中国乳制品网) 作者(佚名) 阅读()2017年10月25日

报告摘要板块性机会,2017年是乳制品行业拐点!9月初,我们发布了乳制品行业深度报告——《乳制品:需求回暖,景气度提升,重点推荐,板块性机会》深度报告中,我们强调2017年是行业复苏的元年,建议关注乳制品行业板块性机会。2017年1月-9月,乳制品板块累计上涨37.50%,同期上证综指上涨6.79%,便是最有力的证明;而且乳制品板块涨幅主要在5月份之后,说明市场预期也在不断强化的过程中。

那么,行业拐点为何出现在2017年,而不是2016年或者2018年?我们认为,2017年行业需求和供给层面同时出现改善,是2017年乳制品复苏的主要原因。需求方面,我国乡镇居民收入水平早已步入小康,近几年消费观念改变以及现代渠道网络的渗入,带动乡镇乳制品需求增速加快;而在一二线城市,乳制品行业依靠品类多元化、高端化也获得稳定增长。供给方面,虽然国内原奶价格并未出现明显上涨,但是白糖、包材、运费价格较去年明显提升,导致乳企生产成本提高,部分中小乳企减产或退出生产,2017年乳制品产量增速放缓。

各子品类均有明显改善,常温酸奶仍是增长最快品种。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国液态奶销量同比增长4.4%。较去年同期增速(-1.3%)明显改善,而且各子品类均有改善。销量占比最大的仍然是常温白奶和乳酸菌饮料,占比分别为28.7%和27.4%,常温白奶销量同比增速由去年同期的-2.2%提升至2.9%,乳酸菌饮料由去年同期的-8.1%缩小至-0.4%。另外,常温酸奶仍然是增速最快的品类,销售量同比增长42.1%。从企业来看,伊利、蒙牛、光明、三元等乳制品企业的销量增速均有改善,伊利和蒙牛凭借其在渠道、产品和品牌方面积累的优势,增速相对更快。尤其是伊利,截至17年6月末,伊利常温液态奶市占率提升至33.6%,同比增加2.8pcts;低温液态奶市占率提升至16.5%,同比增加1.3pcts;婴幼儿奶粉市占率提升至5.1%,同比增加0.4pcts。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