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奶粉市场的主基调就两个字——竞争。这一年的竞争结果会奠定未来5年,甚至10年的行业格局。这是大势。可以说,谁在2016年没有搭好竞争框架,未来几年将付出数倍的资金和努力,但也未必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部分进口奶粉推出中国市场
进口奶粉安全隐患一直都存在,2016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2016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此后,国家食药监总局、质检总局、海关总署等机构都对进口食品加强全程监管,在严厉的监管下越来越多的质量问题暴露出来。
除了质量问题频见报端,多个进口奶粉品牌被爆处境艰难。受奶粉新政影响,曾经的澳洲奶粉第一品牌贝拉米出现业绩低于预期,股价大幅下滑,甚至引起3家公开起诉的尴尬局面。而迈高与美赞臣在新政大背景下不得已而提出“分手”。
在过去五年中,我国对进口奶粉的门槛几乎为零,导致中国市场上进口奶粉鱼龙混杂,这也对我国国内乳制品行业造成很大的冲击。最新实施的奶粉新政规定国内外奶粉企业将实行统一注册管理,使许多国外奶粉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有所畏惧。随着新政实施,我国进口奶粉已面临转折点,风光不再,对国产品牌冲击也将减弱。
进口奶粉品牌两极分化加剧
与不少洋奶粉被迫或主动退出中国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批大型乳粉企业开始加速布局中国市场。两极分化趋势日益明显。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