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X213px

内蒙古出台地方标准保护民族特色乳制品产业健康发展

来源(中国乳制品产业网) 作者(佚名) 阅读()2017年5月10日

  “《民族特色乳制品地方标准及审查细则》出台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大好事,以前真不敢想象我们民族传统纯手工工艺生产的乳制品也能走进商场超市,有了这个《标准》,我们更加有信心把民族传统特色乳制品发扬和传承下去了!”最近通过了生产许可审核的内蒙古正蓝旗察哈尔额吉奶食品加工厂负责人图雅高兴地对记者说。

  《民族特色乳制品地方标准及审查细则》颁布实施使内蒙古全区民族特色乳制品有了统一的判定标准,保证和提高了民族特色乳制品质量,为锡盟乳企和乳制品加工厂送来了春风。

  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阳光灿烂、蓝天绿草,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好的天然草场之一。这里的牛羊长期放牧于绿色、纯天然且生长着上百种中草药的草原上,奶源丰富、无污染。目前,仅正蓝旗就有圣元乳业、长虹乳制品厂、阿格腾艾里、腾格里塔拉、杭克拉等10余家乳制品加工企业,全旗从事奶食品加工行业的牧民有7000多户、14000余人,奶食品经销店有90多家,户均增收1500多元。

  但长期以来,该区民族特色乳制品生产成规模、上档次的乳企和加工厂不多,大部分仍然没有摆脱家庭作坊式的生产;传统手工制作的民族奶制品,如奶豆腐、奶皮子、奶嚼口、黄油、奶酒等,都是家庭小作坊的生产方式,生产能力低,卫生条件差,且形不成市场。

  201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展对乳品企业审查清理及生产许可证重新审核工作,通过重新审核的企业,方可继续生产销售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乳业新规,与之前的规定相比严格很多,不仅增添了很多常规审查项目,还要求生产企业须配备相应检测设备,对食品添加剂、三聚氰胺等64项指标进行自检。企业必须具备三聚氰胺检验项目相关的检验设备及能力,不得进行委托检验。截至2010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共有乳制品生产企业157家,约占全国乳制品生产企业的15%,其中47家是生产固态成型产品的乳制品企业。而在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企业生产乳制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中,没有将固态成型产品继续列入发证范围,所以这47家企业无法按国家要求通过重审。

  内蒙古民族特色乳制品产业也面临着消亡。通过自治区质监局积极争取,国家质检总局重新将民族特色乳制品列入了乳制品发证范围。为了保护和规范民族特色传统奶制品的生产,该局先后多次深入民族特色乳制品企业进行调研,并举行听证会,广泛听取农牧民及企业的意见和建议,结合牧区实际出台了《民族特色乳制品地方标准及审查细则》,具体分为4个《标准》和两个《细则》,即乳粉制固态成品和奶茶、奶皮子、奶豆腐乳制品的地方标准和《企业生产乳粉制固态成型制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企业生产生乳制固态成型制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这使全区民族特色乳制品有了统一的判定标准。
123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