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不断扩大筛查服务供给。近年来,国家通过扩大中央转移支付形式,提高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覆盖范围,鼓励地方将癌症筛查纳入政府民生项目等措施,扩大癌症筛查覆盖范围。目前,已有天津、上海、浙江等地将高危人群结直肠癌等重点癌症筛查纳入地方公共卫生项目或政府民生项目,免费向居民提供。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鼓励地方将癌症筛查纳入地方项目,惠及更多百姓。
二是不断提升筛查服务能力,积极探索推广筛查适宜技术。目前,国家已经将癌症筛查和早诊培训纳入了国家紧缺人才培训项目。下一步,国家癌症中心将积极发挥国家中心的技术引领作用,加大人才培训力度,提升各级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的癌症早诊早治能力和水平。同时,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适合我国人群的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模式,并且进行推广。
三是不断提高群众防癌意识。继续加强防癌科普宣传,提升广大群众的防癌意识。国家癌症中心刚刚编制完成《癌症预防与筛查指南(科普版)》,很快就会跟大家见面。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对癌症筛查的接受度和主动性,以多种形式推进群众主动参与癌症筛查项目。当然,从国家层面也将继续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攻关研发新型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技术,让科技成果惠及更多的百姓。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精神疾病纳入到五类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感觉到大家的精神压力也越来越大。请问当前我国精神疾病的流行情况如何?下一步政府将采取什么具体的措施来应对这个问题?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李斌
精神疾病、心理卫生健康问题是当前慢病防治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政府重点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同志们知道,刚刚闭幕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对精神卫生健康的问题也作了全面的部署和安排。详细的具体措施,请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常继乐同志介绍一下。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
常继乐
谢谢主任,也谢谢这位记者同志。近年来,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工作压力都在明显加大,我国居民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的人群逐渐增加,民众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根据2019年数据显示,我国抑郁症的患病率达到2.1%,焦虑障碍的患病率是4.98%,抑郁症和焦虑症这两个患病率接近7%。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工作,在刚刚闭幕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里面明确提出,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去年下发的健康中国行动,有15个行动项目,其中一个行动就是有关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行动。另外,国家层面也高度重视,今年上半年,国家专门成立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作为国家公益一类的事业单位,来加强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方面的统筹。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