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1月18日),国内婴幼儿配方乳粉品牌巨头飞鹤乳业联手哈佛大学医学院BIDMC医学中心在美国波士顿成立飞鹤-哈佛医学院BIDMC营养实验室,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婴幼儿及成人的营养需求研究。
无独有偶,正欲将婴幼儿配方乳粉业务作为“顶梁柱”的三元股份,也拟投建“婴幼儿乳品研发及营养健康评价技术平台“北京市工程实验室创新能力建设项目”。其他乳业巨头也纷纷斥资与国内外科研院校进行合作,建设实验室加大乳品研发。
“现在市场上很多企业的研发往往集中于应用研究层面,而我们希望通过营养实验室走到研发的最前端,深入到生命早期神经、细胞、基因层面的研究中去。”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表示,“只有研发国际化,才能使品牌真正做到国际化。”
继中新签订自贸协定之后,中澳也正式签订了自贸协定,国外更多大量乳制品可能在几年内免税进入中国。
乳业高级研究员宋亮表示,面对进口乳制品的冲击,国内乳业一方面要加快对海外资源的整合,一方面要推动自身在产品研发、奶源建设等全产业链方面的发展;飞鹤等乳企专门根据国人饮食习惯、体制研究生产的产品,更具有针对性。
国内乳企强化研发技术
从销量来看,2013年国产奶粉销售量是60%,进口奶粉销售量是40%,但从销售额来看各占50%。
宋亮表示:“2013年8月开始国产品牌和进口品牌竞争已进入胶着状态,国产品牌往三、四线推,进口品牌也向三、四线进,奶粉格局会因此而改变。”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鹿死谁手”很大程度上看谁能在产品研发技术上提前布局。
“欧版、美版奶粉标准不适合中国宝宝。为什么不适合?中国人长期以来形成的饮食习惯和环境造就了独特的肠胃,和欧洲人、美国人的肠胃完全不一样。从营养结构来说没问题,大家都一样,更主要的是看谁更能让婴幼儿配方奶粉提升孩子的免疫力和消化吸收能力。”宋亮称。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曾向媒体坦言,国内一些儿童曾因食用进口品牌奶粉而出现便秘、上火等情况,这因为进口品牌奶粉的配方是按照西方人设计的,并不一定都适合中国人。
目前,飞鹤乳业、伊利股份和三元股份都在专门针对国内婴幼儿做产品配方等方面的研究。
“这种研究不是说出一个配方就行了,要有临床实验,临床实验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需要有大量的沉淀证明,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今天可以看到飞鹤奶粉在做这些事情,这是非常好的。”宋亮称。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