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今年年底前,我国将形成近1100项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涵盖2万项指标,基本覆盖所有食品类别和主要危害因素。
日前,受国务院委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主任毕井泉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作《国务院关于研究处理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情况的反馈报告》。毕井泉表示,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牵头组织修订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目前国务院正在审议。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年内形成 报告透露,由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牵头组织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目前正在国务院审议。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共10章208条。主要从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强化和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实施最严格监管,创新监管方式,推进社会共治等方面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 毕井泉介绍称,全国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后,又有湖北、青海、云南、天津、辽宁、甘肃、重庆、四川、江西、湖南、黑龙江11个省份,截至目前共有16个省份出台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等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其他省份正在抓紧推进。 目前,卫生计生委已牵头完成近5000项食品标准的清理整合,并会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农业部等部门发布926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计划年底前再发布130余项标准,届时将形成近1100项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涵盖2万项指标,基本覆盖所有食品类别和主要危害因素。 食用农产品样品合格率为97.5% 报告指出,突出针对性、靶向性和有效性,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建立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3264家监管机构和782家检测机构的监督抽检体系,建立覆盖2916个县(区)食用农产品抽检数据直报系统。截至今年10月底,共完成91.5万批次抽样检验并公布抽检结果,样品合格率为97.5%。粮食部门对新收获粮食中农药残留、真菌毒素和重金属等食品安全指标进行重点监测。 质检总局对进口食品全部实施检验检疫,2016年以来进口食品不合格检出率为0.88%。 此外,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对肉制品兽药残留、蜂蜜掺杂掺假、中秋节后下架月饼处置等情况和食用油、调味面制品、食品添加剂等品种进行专项检查和飞行检查。对795家乳制品企业进行全覆盖检查,对18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开展体系性检查,制定200余个日常监督检查项目,其中重点项目70多个。 前三季度查处10.6万案件罚款约9.6亿元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