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贸易全球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进口食品已经成为我国消费者重要的食品来源,我国也已成为全球第一大食品进口市场。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十二五”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白皮书显示,“十二五”期间,全国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对来自202个国家(地区)的479.1万批(货物批,下同)、2203.2亿美元进口食品实施检验检疫。5年间,进口食品贸易额增长了22.6%,年均增长率达5.2%。
白皮书指出,在“十二五”期间,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12828批、6.8万吨、1.5亿美元,不合格食品共涉及109个国家或地区,其中欧盟、中国台湾地区、东盟、美国和韩国居前五位,占不合格食品的75%以上。
大宗进口产品占国内供应量比重加大“十二五”期间,我国进口食品贸易的总体特点是:数量快速增长,来源十分广泛,品种覆盖齐全,口岸相对集中,以乳制品、食用植物油、肉类和水产品为代表的大宗进口产品占国内供应量比重加大。
白皮书显示,5年间,我国从202个国家(地区)进口食品,超过一半的进口食品贸易额来自东盟、欧盟和美国,其中仅东盟就占约四分之一。同时,我国进口食品的口岸不断增加,且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十二五”期间有421个口岸进口食品。以2015年为例,上海、天津、深圳等10大口岸共实现进口食品贸易额333.0亿美元,占总额约七成。
目前,我国进口食品的品种几乎涵盖了各类食品,进口油脂及油料类、水产及制品类、乳制品类和肉类的贸易额约占我国进口食品贸易总额的七成,其中油脂及油料类占四分之一左右。
分品类来看,我国进口乳制品贸易持续增长,“十二五”期间,乳粉(含乳清粉)年均进口量突破100万吨,约占国内乳制品供应量的两成左右。进口乳制品来自54个国家(地区),其中贸易额居前3位的分别为新西兰、欧盟和美国。同时,婴幼儿配方乳粉年进口量增加了2倍以上,2015年达到17.6万吨。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来自18个国家(地区),其中贸易额居前3位的分别是欧盟、东盟和新西兰。
我国进口食用植物油贸易也稳步增长,进口食用植物油已占国内食用植物油供应量的相当比重。“十二五”期间,我国进口食用植物油或以进口原料制成的食用植物油年均进口量已突破2000万吨规模,约占国内食用植物油供应量的30%~40%。进口食用植物油来自97个国家(地区),其中贸易额居前3位的分别为东盟、巴西和美国。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