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奶粉配方注册获批企业和品牌名单一直备受市场关注,截至9月1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陆续发布了多批名单,超过38家、244个奶粉配方获批。那么,配方奶粉注册制落地究竟对奶粉行业发展和消费带来哪些影响?业内人士认为,注册制将会是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一个拐点。随着准入门槛的提升,更加严苛的生产规范、渠道的重塑,这些都会使整个行业的竞争环境趋向良性,产品研发创新能力成为关键。
未注册配方产品不得在国内销售
2016年10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奶粉新政”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出台,规定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产品配方必须通过相关部门的注册后才能生产销售,并且从2018年1月1日起,获批奶粉都须在外包装上标注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编号;未注册的品牌,将不得在我国境内销售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
国家食药监总局特殊食品注册管理司副司长马福祥说:“目前已经形成一整套文件来对婴幼儿奶粉配方注册进行规范。”
记者了解到,除了《办法》外,食药监总局还发布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申请材料项目与要求(试行)》和《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现场核查要点及判断原则(试行)》等配套文件。其中明确指出,适用范围是中国境内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列出“境外申请人”及“在中国注册需特别说明的情况”等诸多条款,这表明新政对境外生产、境内销售的境外品牌均将纳入监管。
马福祥指出:“对于配方审查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必须添加的营养素不能缺少;二是可以选择的营养素必须明示;三是不应该使用的物质,包括添加剂,标准规定禁止使用的坚决禁用。”
据国家认监委注册管理部注册一处处长王刚介绍:2014年5月1日国家认监委开始对包括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在内的所有境外乳品企业实施注册管理。目前已经批准了来自19个国家、77家境外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在华的注册,在质检总局备案的进口婴幼儿配方乳品品牌300余个。
规范标签让消费者选择更加明确
以前奶粉标识中,“金装”“益智”等概念非常普遍,国内外主要的奶粉品牌产品都有“金装”或“白金装”等标识,有些企业甚至还对产品进行高低分级。由于婴幼儿配方奶粉标签存在一些误导性问题,以致于消费者很难辨认到底选择哪款婴幼儿配方奶粉比较合适,造成消费者选择困难。
针对这种情况,2016年年底,食药监局总局曾发出通知,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标签标识规范和监督检查工作,并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标签标识提出6个要求,包括不得使用进口奶源、源自国外牧场、生态牧场等模糊信息;不得以“零添加”“不含有”等字样强调;功能声称方面,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具有益智、增加抵抗力或者免疫力、保护肠道等功能性表述。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