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是喝牛奶会产生的一些弊端,那么开头我们说到的喝牛奶的误区到底是什么呢?
很多人觉得牛奶蛋白含量高,空腹容易吸收,因此常常一大早就空腹喝下一大杯牛奶,殊不知这样对于自己的身体是非常不好的。
牛奶中有一部分是水,而且有些牛奶中水的占比还是比较大的,空腹食用牛奶会稀释人体中的胃液,就无法完成之后的消化和吸收,并且空腹的时候肠蠕动非常快,牛奶经过时,不会停留太长时间,往往都是营养还没有被吸收,就已经进入了大肠,并且优质蛋白还会被分解成为热量,不能很好吸收蛋白质,而且氨基酸也来不及被吸收,还会被分解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无疑是增加了人体的负担。
如果牛奶中的营养物质无法被吸收,甚至还会出现肠胃胀气。空腹喝牛奶蛋白质会与胃酸结合容易形成蛋白质结块,不利于肠道的蠕动,建议和其它食物一起搭配食用。这样有利于吸收和提高耐受性。
很多家长为了给孩子增加营养,常常会为孩子准备牛奶和鸡蛋作为早餐,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牛奶中含有乳糖,很多人不清楚乳糖是半乳糖和葡萄糖的二聚体,其中半乳糖就是鸡蛋中乳糖营养所剩余的部分。
鸡蛋中含有大量蛋白质,蛋白质会被分解为氨基酸,而氨基酸它是需要吸收能量的,会吸收血液所需要的葡萄糖,葡萄糖不足以后,导致半乳糖被氧化供能。因此牛奶和鸡蛋中有些成分会互相反应,使得营养价值下降,反而不能给孩子增加营养,所以不要再给孩子准备牛奶加鸡蛋的早餐了,对孩子没有多大的帮助。
相信大家都有一个习惯,就是习惯喝热牛奶,确实热牛奶的口感也是很不错的,但是很多人过度理解,直接把牛奶煮开,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牛奶只需要加热到40°就可以了,不需要煮太久,因为高温会破坏牛奶中的营养成分。如果煮太久还会出现脱水,导致蛋白质微粒发生变化。在牛奶底部沉淀。长时间的高温还会导致酸性磷脂钙变为中性磷脂钙,并且通过不溶性沉淀物的形式沉淀下来,甚至还会使牛奶中的乳糖开始焦化,逐渐分解成乳酸,产生少量的甲酸使牛奶带有酸味。
因此煮牛奶千万不要煮太久,温度也不要太高,保证口感的同时,保证其营养结构,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吸收到牛奶中的营养。
文章开头我们提到的小男孩乐乐,是一名一年级的学生,家长都有工作,也是比较忙碌的,因此他的早餐千篇一律,只有牛奶,而且家长对牛奶也是比较放心,觉得它的营养价值高,也就放心地给孩子充当着早餐。
一开始,乐乐也挺乐意的,早上起来,洗漱完毕,从冰箱拿出牛奶喝一杯就去上学,省时省力,还可以多睡一会。可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乐乐觉得不对了,每次喝完牛奶,回到学校总是需要去厕所,而且肚子还比较疼。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