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X213px

开创乳制品的“工业4.0”

来源(中国乳制品网) 作者(佚名) 阅读()2015年9月30日

  为品质控制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在陈达实验室里有一排大冰柜陈列,里面塞满了数以万计的奶粉样品。

  仪器研制成功后,他们推出了一个微信公众号,用户只要注册并填写相关信息,便可将奶粉样品寄来免费检测。“第一天就收到了1700多份样品,”陈达清楚地记得,“我们后来总共做了4000多份检测。”随着寄来检测的奶粉越来越多,囿于人力、精力,这项工作不得不暂停。

  某种程度上,纷至沓来的奶粉样品也折射了目前乳制品行业对质量检测和品质控制的强烈需求。

  在陈达看来,仪器只是一个工具,更具价值的则是这背后的数据链。“我们不仅仅告诉生产商一个结果,更重要是分析结果,明确问题的来源,并明确如何去克服问题,”陈达说,“实际上,我们提供的是完整的数据链。”

  这款奶粉快速检测仪,已经引起了行业内不少企业的兴趣,目前,陈达及其团队正在与其中最大的一两家尝试合作。

  “我们根据每一个工厂、每一条生产线的具体情况和企业的具体需求进行定制。”陈达说,他们提供的不单单是设备,而是为企业的品质控制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按照企业良好生产规范(GMP),借助技术和设备,在原料、辅料、半成品和终成品四个关口进行质量把关,通过此种技术,企业能够获取质量安全的完整数据。“质量一旦出现波动,我们能反推到底是哪一个环节生产出了问题。”

  在陈达看来,这是“工业4.0”的一种实现,能有效完成乳制品工业全过程数字化和智能化。

  “我们最早称之为工业价值链最优化,实际上就是三句话:第一是物尽其用,让每一滴奶发挥最大的价值,首先要在前期对原料使用进行规划;第二是线尽其材,就是生产线按照六西格玛的要求保证良品率,摸清楚每一个生产工艺对产品的影响,为将来奶粉定制生产提供非常良好的基础;第三是节能减排,最高限度提高环境友好度。”

  站在企业的角度,这种做法一来降低了风险,二来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品牌的美誉度。“从长远看,这是为中国乳制品产业链提供全球竞争力。”陈达说。

  未来或将实现奶粉个性化定制

  目前,这款奶粉检测仪仍在不断更新迭代。

  在陈达眼中,这款仪器因具有良好的拓展性而充满了各种可能性。“可以拓展到重金属、真菌毒素、危害因子的快速检测,”陈达说,“以后就像给奶粉"体检"一样,检测少量样品,就能一次性把品质因子、危害因子、污染物等一次性筛选干净。”

  不过,陈达的目标很务实。“第一是把这些数据很好地检测出来;第二是将其很好地利用起来;第三是反过来指导厂家的配方设计和生产。”

123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