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X213px

进口巴氏奶超长保质期疑云

来源(法治周末) 作者(佚名) 阅读()2016年12月28日

  学术资料显示,对“超过正常巴氏灭菌”的ESL工艺,国际上分为英式和美式两种。英式ESL工艺是将牛奶加热到90℃保持5秒钟瞬时降温,保质期通常为14-30天;美式ESL工艺瞬时加热温度则可达到138℃,保持两秒,保质期可延长至45-60天。

  多位业内人士向法治周末记者表示,这种超巴氏杀菌技术在目前是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其也并非一定要低温储藏。

  不过,为了站在巴氏奶的队列中,巴氏奶低温储存的特点也成为了不少企业打“擦边球”的主要策略。

  在法治周末记者走访的几家进口商品超市中,冷藏柜中的液态奶产品不少。同样是在冷藏柜货架,除了巴氏奶之外,这些需要低温贮藏的鲜奶,一部分明确标清了“高温杀菌”,而另一部分则对杀菌技术采取了模糊处理,使用专业术语,没有明确的介绍。

  产自德国的赛力特纯牛奶就明确表示杀菌技术为巴氏灭菌以及超高温瞬时灭菌。产自韩国的南阳牛奶、寿尔牛奶、延世牛奶对杀菌技术均未提及。

  而记者更是在一家超市中发现,明确标识常温保存的鲜奶也出现在冷藏柜中。而法治周末记者在各大网购平台搜索关键词巴氏奶时出现了一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标识。

  天天果园出售的澳大利亚进口兰特(lactel)鲜牛奶宣传页面显示其工艺为“121℃、25秒巴氏瞬时杀菌”。京东入驻商家销售的澳洲布朗(Brownes)脱脂牛奶则宣称采用“超过正常巴氏灭菌”的ESL工艺,即加热到指定温度保持两秒后瞬间冷却。此外,日本明治、朝日等“高温灭菌乳”也要求低温冷藏。另一些乳品还打出了“巴氏杀菌热处理”等工艺。

  明治乳业解释称,其产品虽为高温灭菌乳,但采用的是130℃、两秒瞬时灭菌技术,由于非完全无菌灌装,因此需要冷藏保存,“过去也叫超巴技术”。

  一位乳企技术人员表示,高温瞬时灭菌工艺通常将牛奶加热到130℃以上,可大幅度延长保质期,与巴氏奶72℃-85℃的灭菌工艺完全不同,产品中的活性营养物质也有所不同,因此只能称之为“伪巴氏”。

  而“预巴”技术通常先对乳品进行一次巴氏杀菌处理,再对其进行高温灭菌。在宋亮看来,这种工艺也属于“伪巴氏”。

  “高温杀菌的产品在产品质量上是没有问题的,不过其一般来讲确实不需要低温贮藏,而这种利用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模式而采取特殊摆放位置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欺诈。”宋亮说道。

  调制乳的“巴氏”外衣

  相比于在专业的杀菌技术上打擦边球,调制乳也加入巴氏奶队列的情况受到了更多的质疑。
1234

上篇:

下篇: